“95后”医师助理虚开处方“卖药”?不,这是贩毒
发布时间:2024-10-08 09:00:56 信息来源:上海禁毒
近日,四川一地派出所联合禁毒缉毒大队破获一起贩卖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经查,2024年5月至7月期间,当地某医院医师助理肖某,在明知杨某系吸毒人员的情况下,仍利用工作之便虚开处方签,从院内购买艾司唑仑片、右佐匹克隆(国家列管二类精神药品)后,转卖给吸毒人员杨某非法获利。目前,犯罪嫌疑人肖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当地公安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大家可能奇怪,艾司唑仑明明是药物,为什么肖某会变成贩毒?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为苯二氮?类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毒副作用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可有共济失调、震颤;罕见的有皮疹、白细胞减少;个别病人发生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首次服用艾司唑仑初期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严重面部浮肿)。另外,服用艾司唑仑可能引起睡眠综合症行为,包括驾车梦游、梦游做饭和吃东西等潜在危险行为。
使用艾司唑仑产生的依赖性较轻,大脑将艾司唑仑或其他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与愉悦感联系起来,大脑为了继续寻找创造愉悦体验的原因产生了药物成瘾。长期使用艾司唑仑后,停药可能发生戒断症状,包括:失眠、妄想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和头痛;如果突然停药,戒断反应会导致癫痫发作和震颤性谵妄,其特征是突然惊恐发作、混乱、恐惧、出汗、胸痛、昏迷和死亡。
滥用艾司唑仑的副作用包括:易怒、沮丧、人格改变、头晕、惊恐发作、幻觉、记忆丧失、视野模糊、言语不清、缺乏判断力、运动协调问题、反弹失眠、焦虑等。将艾司唑仑与酒精、阿片类药物或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会大大减慢呼吸,从而可能导致昏迷,脑部损伤甚至死亡。
从古至今
大多数毒品的“原型”
往往都是以药的形式出现的
“是药三分毒”
若忽视其安全性或不加以管控
往往就会被滥用
直至逐渐失去其药用价值
甚至产生极大社会危害和个体伤害
近年来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滥用引发个人身心健康及社会危害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药学界常常听到一句话
药与毒,往往只有剂量的差别
麻精药品
实际上具有药品和毒品的双重属性
使用得当就是“药”
可以治病救人
非医疗目的滥用就是“毒”
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
形成瘾癖
更会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上海禁毒提醒大家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切勿滥用药物
不要让治病的“药”
变成害人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