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形势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通知 > 最新形势

国家标准委“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23-12-28 15:01:15  信息来源:上海禁毒

12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大学、上海市应急管理标委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组,对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国家标准委“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并邀请国家禁毒办职能处室相关同志进行现场指导。

专家评估组先后听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察看现场,并与部分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专家评估组一致认为: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国家标准委“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试点项目,按计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作推进有力,标准体系适宜,标准适用,试点成果明显,顺利通过验收。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近年来,上海市禁毒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毒品问题治理领域中,牢牢遵循党中央指导方针,积极践行国家禁毒委关于构建“六全”工作体系总要求,开展具有新时代特征、上海地方特色、禁毒工作特点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工作试点实践探索。

2017年初,上海市禁毒委选取历经十余年发展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禁毒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切入口,拉开标准化工作的帷幕。2017至2019年,通过市级试点项目的探索实践,按照“边制定标准、边试点实施、边修订完善”的思路,共制定出台52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2019至2021年,在全市统筹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工作,经过动员部署、实施推进、检查验收、巩固深化等阶段措施,着力打造各部门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分工合理、沟通紧密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2021年至今,在市级试点、全市统筹推进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是规范建立标准化服务窗口,提升了社会公信力和工作满意度。经调查统计,全市1068名基层禁毒工作者对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价,满意度评分为9.21分(满分为10分);全市5599名服务对象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室的软硬件环境设施,以及工作人员规范执行、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综合满意度达到99%以上;对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知晓度从试点初期的75%提升到了95.1%,禁毒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加强标准研究,通过“上升”“转化”“下沉”等措施,对原标准体系中的52项标准进行优化,以强化标准的科学适用。最终形成了“1+N”的标准体系架构。其中,“1”指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体系,包含20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6项上海市地方标准和20项上海市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N”指各社会组织基于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体系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体系。三是依托“626”平台建设的全流程电子化,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吸毒人员综合管理服务效能。缩短了认定、审批、流转等业务处置的时间,减少了因职责不清而互相扯皮的现象,形成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一盘棋”“一体化”。以2023年为例,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共为59739名社会面吸戒毒人员提供了禁毒社会化管理服务,累计服务量达325196人次,服务管理的覆盖率达99.9%。“标准化+数字化”的实施运作,有效助力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向精细化管理实施推进。截止到2023年11月25日,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连续四年实现100%,全市三年认定戒断率为89.67%,比试点初期的46.01%,提高近一倍,位于全国前列。标准化推进毒品问题的有效治理,吸毒人员戒毒康复成效显著。四是促进省际联动,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全国戒毒康复工作贡献上海市的标准化经验和管理方法。日前,市禁毒委、市公安局与浙江省禁毒委、公安厅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跨省际社会面吸毒人员服务管理一体化试点工作,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工作向长三角延伸。两省市以上海禁毒“626”平台和浙江禁毒“苍穹”系统为基础,按照吸毒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共治的工作原则,通过标准化实现两省市社会面吸毒人员的基本服务内容一致、风险分类结果互认、日常管理同质、预警处置联查联动等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

国家标准委“上海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是阶段性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上海市禁毒委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研究、持续宣传推广标准化工作中好经验,为示范引领、推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