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
发布时间:2025-11-07 15:22:00 信息来源:中国禁毒报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第十三章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明确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等的力度。
《中国禁毒报》特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专家学者,对如何在国家安全治理全局视角下,更好推进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深入分析,供大家交流学习。本篇为专家解读第四篇。
如何实现“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
王锐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在当前毒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下,这一提法进一步强调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毒品问题治理具有十分鲜明的指导意义,也为禁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应深刻理解禁毒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是涉及禁毒工作的理念问题。毒品是世界公敌、人类公害,作为禁毒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毒品犯罪预防和打击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把禁毒工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和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毒品犯罪预防和打击并非单一的犯罪现象治理,而是具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社会治理需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禁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只有深刻理解禁毒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在禁毒资源配置、禁毒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进而有效提升毒品治理能力。
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应进一步完善毒品问题治理体系,这是涉及禁毒工作的方法问题。当前毒情形势发生结构性变化,虽持续向好但也日趋复杂。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等问题日益显现,对禁毒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案件打击、毒品预防、戒毒康复、禁毒技术、国际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并形成合力,进而提升禁毒战斗力,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完善毒品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并非局部、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和持续性的工作。在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需要统筹协调禁毒各领域重点工作任务,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禁毒工作的群策群力。同时,要不断探索新机制和新方法,持续深化和巩固禁毒工作成效,实现禁毒工作的整体、持续创新。
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之路,这是涉及禁毒工作的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之路,为全球毒品问题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毒品管制方面,我国明确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药用类和非药用类实行分类列管制度,并创新性地对芬太尼等3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犯罪治理方面,我国持续开展“境外除源”、打击跨境跨区域毒品犯罪专项活动,有力震慑毒品犯罪活动;毒品预防领域,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巩固禁毒教育成果;戒毒康复领域,我国不断优化戒毒工作模式,探索面向吸食未列管成瘾性物质人员开展成瘾戒治新举措;在禁毒技术领域,我国构建了以国家毒品实验室为统领、以5个区域分中心为支撑、以省市级毒品实验室为抓手的“1+5+N”毒品实验室体系,并深度运用毛发检测、污水监测等技术为禁毒工作提供科学支撑。这些工作已经经过实践反复验证,是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之路的生动体现。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必须充分吸收和总结我国禁毒工作取得的先进经验,立足国情和毒情,实现对毒品问题的科学、精准治理,在全球毒品治理工作中展现出我国的禁毒智慧与禁毒担当。
(作者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与治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中国禁毒报》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社会报社联合主办,于2014年6月26日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的唯一一份禁毒专业报纸,是禁毒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0288,邮发代号:1-119,每周五出刊,每期对开八版。
《中国禁毒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禁毒工作“打、防、管、控、宣”和“戒、治、帮、教、建”最前沿,搭建“时政+资讯+知识+文化”四位一体传播平台,构建禁毒知识分众化传播体系,打造科技、识毒、法治、视点、社工、戒毒、青少年、案件、面孔、净土等10个专业版面,权威发布禁毒政策法规,及时传递最全禁毒资讯,深度解读禁毒专业话题,生动记录基层创新实践,精准传播禁毒知识文化,持续讲好中国禁毒故事,筑牢禁毒领域主流舆论阵地。